梁煥方研發(fā)的“可吸附納米氣溶膠并具備其他附加功能的多層納米纖維過濾器”于近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42屆國際發(fā)明展獲得特別獎及金獎。
去年底,本港已推行18年的空氣污染指數(shù)由“空氣質素健康指數(shù)”取代,并首次將微細懸浮粒子(PM2.5)納入指數(shù)計算。
不過,梁煥方表示,納米粒子是無形殺手,其威脅遠比大眾熟悉的微米粒子大,如柴油車及鐳射打印機放出的粒子、“沙士”、H7N9甲型流感等病毒均在100納米或以下,遠小于微米。由于體型細小,空氣中往往有大量納米粒子,人的氣管很容易便會吸入這些粒子,引發(fā)多種慢性疾病。
梁煥方測試發(fā)現(xiàn),市面上的口罩未能有效隔濾納米粒子,每300納米粒子,它們僅可抵擋28%。他以數(shù)年時間研發(fā)出由多個納米纖維層構成的“多層納米纖維過濾器”,當中每個纖維層均內置滲透性無紡布,能有效吸附納米粒子,每300納米粒子可阻隔80%。與把所有納米纖維置于單一纖維層相比,“多層納米纖維過濾器”的壓降較低,使用者戴上后不會有透不過氣的窒息感覺。
可應用于通風過濾器
“多層納米纖維過濾器”能把氣態(tài)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,并能殺滅細菌。除用于口罩、“多層納米纖維過濾器”還可應用于呼吸器及公共場所的通風過濾器上。梁煥方說,此發(fā)明已在美國取得兩項專利,并有多項專利在全世界審批中。由于“多層納米纖維過濾器”所需物料少,“納米口罩”的成本不會比市面上的傳統(tǒng)口罩昂貴,現(xiàn)已有多間公司與他接洽,商討將之商品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