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:磷化廢水;電鍍廢水;曝氣氧化;絮凝
磷化和電鍍作為重要的防腐蝕防銹預處理工藝,是多個工業(yè)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過程,例如電子、儀表、車輛、電器等行業(yè)。但是磷化和電鍍工藝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水,不僅含有大量的各類高分子樹脂、表面活性劑、有機溶劑、乳化油等有機污染物,而且含有磷酸鹽、氰化物、酸、堿以及六價鉻、銅、鋅、鎳、鎘等重金屬污染物,這些重金屬離子和氰化物有些屬于致癌、致畸、致突變的劇毒物質,如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會對周圍環(huán)境及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。目前處理這類廢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學法、電解法、反滲透法、電滲析法、活性炭法、生物法等。重慶某公司是一家專業(yè)從事特種機械、摩托車(含發(fā)動機)、汽車及零部件生產的企業(yè),定點生產五十鈴N系列、P系列輕型汽車前橋。該公司十七車間主要負責公司產品的表面處理工作。對產品進行磷化和電鍍處理,達到生產的需要。十七車間在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大量強酸、強堿、磷化物、重金屬。因此每天都會產生含有多種重金屬的廢水,造成環(huán)境污染和危及周邊地區(qū)人民的身體健康,必須進行嚴格的治理。
1、設計水質水量及排放標準
該公司表面處理車間廢水水量比較穩(wěn)定為25m·3h-1,其中電鍍廢水為10m·3h-1,酸洗磷化廢水為15m·3h-1。其設計進水水質和排放標準分別見表1和表2。
2、工藝流程
2.1 原工藝流程
原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。
2.2 改造思路
針對原廢水處理工藝存在的不足,采取如下的改造措施:(1)調節(jié)池增設空氣攪拌系統(tǒng),均勻水質,方便后續(xù)加藥控制;(2)新建1座沉淀池,降低沉淀池負荷,使其降低到1.5m·3m-2;(3)新建1座曝氣氧化池,通過機械供氧將出水中的Fe2+氧化為Fe3+,再經加堿后絮凝沉淀,從而達到去除Fe2+的目的;(4)增加絮凝系統(tǒng),通過該系統(tǒng)去除鐵離子和磷酸鹽。 2.3 改造后工藝流程
改造后的處理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。含鉻電鍍廢水經調節(jié)池均勻水質后,進入JD-10型電鍍廢水處理機處理,其出水和經過調節(jié)水質后的酸洗磷化廢水一同進入JD-25型電鍍廢水處理機進行處理,處理后的廢水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。廢水在沉淀池停留2h以后,進入曝氣氧化池,停留2.5h,將出水中殘余的Fe2+氧化為Fe3+后進入絮凝反應池。在絮凝反應池,投加PAM和石灰乳去除廢水中殘留的鐵離子和磷酸鹽。絮凝反應池出水進入二沉池,廢水在二沉池停留2h后進入中間水池。中間水池的廢水通過過濾泵泵入過濾罐,經過濾后進一步去除懸浮物后進入到中和水池,加酸調整pH后進入清水池達標排放。
過濾罐的水頭損失達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進行反沖洗,反沖洗排水進入曝氣氧化池再處理。JD-10、JD-25型電鍍廢水處理機中的浮渣和污泥,沉淀池、二沉池的污泥一同排入污泥濃縮池,經過濃縮后的污泥進入板框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,經脫水處理的干污泥送危險廢物處理中心處置。
3、主要構筑物及設備參數
污水處理站主要構筑物及設備參數見表3。
工藝改造完成后,連續(xù)試運行90d,系統(tǒng)運行良好,出水穩(wěn)定。檢測結果顯示,Cr6+、Fe2+、PO43-、Cu2+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顯,各項指標均達到電鍍行業(yè)的污染物排放標準(GB21900-2008)要求(見表4)。
5、經濟效益
該工程總投資約68.72萬元,其中設備投資為34.63萬元,土建投資17.68萬元,設備安裝及其它投資16.41萬元;新增廢水處理費用0.49元·m-3,其中電費0.24元·m-3,藥劑費0.25元·m-3。
6、結論
在基本保留原廢水處理工藝的基礎上,針對pH、鐵離子和磷酸鹽超標等問題,通過增加曝氣氧化、絮凝沉淀等工藝對原有工藝進行改造。改造完成后,系統(tǒng)運行良好,出水各項指標均達到電鍍行業(yè)的污染物排放標準(GB21900-2008)要求,實現了達標排放。